HTC 5G Hub 体验手册

HTC 5G Hub 体验手册

HTC 5G Hub 搭载了高通骁龙 855 处理器,配备了一个全功能的 USB-C 接口,和一块屏幕,这种随身 Wi-Fi 你怎么看?

发布于 6个月前
预计阅读 19 分钟

文章内容可能已过时

本文发布于 209 天前,文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化,请读者注意甄别。

上一次听到这个品牌的消息,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彼时,HTC 和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三星则初露锋芒。而如今,HTC 关闭了在台湾的最后一家门店,摩托罗拉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三星因『Note7』事件元气大伤,曾经的安卓四大国产厂商『中华酷联』更是两家倒下,一家受挫。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感慨与怀念自不必多说。到了 2024 年,不知道这款 HTC 设备是否还能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亮点?

设备来源

很明显,在 2024 年的夏天,想要在市场上买到一台新的 HTC 的难度无异于在半岛搞到一台苹果手机。我看了一下,这台设备的正规销售地区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不过我倒是在中国移动的官网上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首款自主品牌 5G 试验终端产品』先行者一号

你说巧不巧(滑稽 — 我的设备是闲鱼购入,卖家随附了原厂的充电器,没有盒子

根据卖家描述该设备为美版。根据目前闲鱼的行情来看这台设备大概要 500 块左右,高低价差不大。这个价位作为随身 WI-FI 的选项来说,应该能足以购买到一台全新的 F50 和其对应的改装附件了,因此单纯为了作为随身 WI-FI 来购买的话我个人不是很推荐。

硬件介绍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台设备可能真是目前一般消费者在市面上能买到的硬件最强的 HTC 移动设备了!放眼全球,HTC 最新发布的 HTC U24 Pro 也只是搭载了中端的高通骁龙 7 Gen 3 处理器。而再看看这款 5G Hub,居然用的是当年高通的旗舰处理器 —— 骁龙 855。再结合 HTC 官网首页的介绍顺序

谁是当家旗舰不言而喻(逃

好了,抖机灵结束,咱们正式聊聊这台小小的 “安卓机”——HTC 5G Hub。它搭载了高通骁龙 855 处理器,辅以 4GB 内存和 32GB 储存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 2019 年发布的设备,它还保留了 SD 卡槽的 “经典设计”,最高支持 512GB 的 SD 卡扩展。此外,它还配备了一个全功能的 USB-C 接口,支持最高 18W 的 PD 快充和数据传输。

以安卓设备的标准来看,这些配置确实有些 “低调”,甚至有点让人失望。不过,还没来得及为这不算出色的硬件感到遗憾,接下来登场的是 —— 作为路由器的 5G Hub。它居然还带有网线口,这很合理,对吧?再配上一块 5 英寸的屏幕、两个扬声器、蓝牙 5.0 和一块 7650 毫安时的电池…… 好像也都没什么特别的(划掉)。

所以,经过这一波硬件的奇妙搭配,我们得到了什么呢?一台看起来像小爱同学的──路由器。

这玩意不但长得像小爱同学,而且它真能放歌

听起来还不错对吧?可惜,天下没有完美的东西,要不然这玩意儿早就卖爆了。它有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点还挺致命的 —— 作为一台类 CPE 设备,它支持的频段少得可怜!5G 频段只支持 n41 和 n78,而且只支持 NSA(非独立组网)。现在不少城市连 NSA 都要退网了啊,你没事吧?所以,不出我所料,自从买到手到现在,它:

压 根 就 没 有 收 到 过 5 G 信 号 ,不是断断续续,也不是网速或者信号回落,是根本就没有!

完了,5G Hub 变 4G Hub 了 XD

紧接着就是它的第二个问题了。既然 5G 支持几乎等于没有,那我们就按 4G 随身 WiFi 的标准来看。这台设备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不提全新的要卖到两千多块,即便是现在二手市场上残值掉光的状态,还是要 500 多块钱。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吗?如果你真想买个好用的 5G 随身 WiFi,中兴的 F50 裸机在二手市场也不过三百出头。

低得可怜的性价比,加上几乎没有 5G 支持的硬件,再配上 15 厘米长、将近 5 厘米厚的机身,简直是做到了 “快又不快、价又不香、出门还装不下” 这样尴尬的四不像产品。更夸张的是,这台原价两千多的机器,做工感觉像是出自二流厂商,整个机身松松垮垮的。市场不买账也算是意料之中,最终这台设备只能以这样的价格,被当成玩具一样地收进垃圾佬的怀里咯。

软件介绍

好了,骂完硬件和做工,咱们来聊聊它的优点吧。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一个完整的 Android 9.0 系统。换句话说,除了不能打电话,手机能干的事它几乎都能干!你可以刷视频、玩游戏、装各种 App,甚至还能接个键盘鼠标变身小电脑。相比某些个只能在室内使用 5G、还只能用来当个计算器的三星牌白色塑料方块,它简直强太多了!

还有更骚的玩法!既然它搭载的是完整的安卓系统,如果你能把它 Root 了,还能实现更多的玩法,就跟你的手机一样。不过别忘了,它可不是普通手机,它是一台特化了热点功能的设备,配有主动散热风扇,还有 7600 毫安的大电池。这样一来,性能释放可不得嘎嘎猛。而这,也是我买它的主要原因──能折腾,就是好机器!

解锁与 ROOT

根据官网信息和其他能够查询到的资料,澳版系统是信号最好的系统,所以我们就将它刷成澳版系统,再解锁、root,之后就是安装面具之类的了,想怎么折腾随你。

刷入澳版系统

首先是进入 Bootloader,电脑上可以使用 adb 工具进入

fastboot reboot bootloder

或者关机时长按电源键和背后 DC 口旁边的洞洞(用卡针按住)即可进入 Bootloader

然后分别在 adb 工具中执行如下 fastboot 指令:

fastboot oem reboot-download
fastboot flash boot_a boot_a.img
fastboot flash boot_b boot_b.img
fastboot flash system_a system_a.img
fastboot flash system_b system_b.img

都刷写完成之后使用 fastboot reboot 重新启动,澳版系统刷写完成。

刷入面具(Root)

经 XDA 论坛证实,HTC 5G hub 的 TWRP 刷入后会导致触摸屏失灵,所以我们只使用 TWRP 的镜像启动 Recovery,而不是固化刷入

首先是进入 Bootloader,电脑上可以使用 adb 工具进入

fastboot reboot bootloder

或者关机时长按电源键和背后 DC 口旁边的洞洞(用卡针按住)即可进入 Bootloader

然后分别在 adb 工具中执行如下 fastboot 指令:

fastboot boot twrp-3.4.0-rtxspr.img

所需要的 TWRP 文件可以在 XDA 论坛 中下载到。

随后设备会启动到 Recovery,使用各种方式(手工选择或者是 adb sideload)的方式刷入 Magisk 包

adb shell twrp sideload
adb sideload root.zip

然后执行重启,即 Root 完成。

使用体验

测速

既然它是一台路由器,那么网速问题是影响我们体验感的重中之重,对网速进行测试,使用中国信通院出品的测速 APP 全球网测,插入联通 5G 卡,使用我的手机连接 5G Hub 的 WI-FI,得到下载速度约为 110 MBPS

作为对比,使用我手机自带的流量卡(中国电信),强制 4G,测的结果约为 140 MBPS

而使用机内软件测速,速度大概也为 110 MBPS 左右。(由于启动 TUN 模式,导致延迟不准确)

带机量与稳定性

官方声称这台设备能支持同时连接 20 台设备,虽然我没有那么多设备,但有几次使用场景可以分享给大家参考。

场景一
八月二十号,我前往北京,坐 K54 列车时全程使用 Hub,连接了一台 iPhone。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手机频繁出现无服务的情况,特别是经过隧道或其他密闭空间时,能明显感觉到 Hub 的网速降低,甚至部分时间段完全不可用。但每次离开隧道后,网络都会迅速恢复。虽然我还没在高铁上测试过,但在均速 80KM/h 普速列车上,这样的表现算是能接受的。

场景二
在北京时,气温一直在 30℃以上。我把 Hub 放在背包里开热点使用,户外上网十分顺畅。即便在行驶中的地铁里,虽然能感知到 Hub 的网速有所下降,但正常的聊天、刷信息流和其他有需要分流的网站依然可以正常访问。使用过程中,当我从包里取出设备时,发现机身温度已经较高,且主动散热风扇已经自动开启了。

场景三
上次去本溪露营时,我和家人分享了它的热点,连接了三台 iPhone、一台小米、一台一加手机和一台 MacBook Pro。户外气温 22℃,风扇没有启动,所有设备的上网体验都非常顺畅,所有分流网站都能正常访问。全家人对此表示体验尚可,没有出现任何掉线或严重卡顿的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官方标称支持 20 台设备,但在我的实际使用中,连接五六台设备依然能够保持不错的上网体验。

分流

目前基于已经 Root 的安卓设备,大致有两种分流思路,一是使用 Clash 等应用建立规则、使用 VPN 热点应用转发网络,二是使用 Magisk 模块。二者各有优劣,使用方案一可以灵活选择需要的软件,使用方案二可以集成到一个模块中,且能够开机自启动。二者都可以无感的使连接的设备顺利连接到目标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若使用方案一,则需要勾选 APP 中的 WLAN 热点 选项卡;若是通过网线口连接,则不需要做其他操作。

总结

使用了接近一个月,对我来说,这个设备的 “好玩” 属性远远大于它的 “实用” 属性。不过,说它不实用吗?也不能这么说。连接 Wi-Fi 后,我的 iPhone 续航和发热控制确实改善了不少。网上有很多用户用它来玩游戏,虽然我没有这个需求,但看得出来它确实能应付不少娱乐需求。

缺失的 5G 功能对我有没有影响?其实还是有的。毕竟,同价位的其他设备都支持 5G,而我手上的这台不支持,心里难免有点不爽。不过,能用上 5G 吗?其实很少。与 5G 带来的高发热相比,Netflix 早就给出了答案 —— 在稳定的 30Mbps 网络下,就能流畅观看 4K 剧集。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和网络环境的可自定义性,我倒是宁愿舍弃 5G 的网速。

音响部分也是如此 —— 它的存在感很低。虽然它有两个扬声器,但音质平平,基本只能算是 “有声” 而已,不适合用来享受高品质音频。它的设计倒是比较独特,多功能的外观让它兼具时钟、音响、游戏机和路由器的多种角色,摆在桌上倒是别具一格。不过,我的使用场景对 CPE 设备的需求不大,因为我住的地方已经签了宽带,日常互联网需求基本由家里的固定网络解决了。这样一来,HTC 5G Hub 对我的实际用途就显得有些尴尬,更多时候它只是在那里 “陪我玩”,变成了 “时尚经典小垃圾”。

延伸开来看,这类非常规个人终端设备其实代表着一个有趣的发展方向。如今市场上的终端设备大多都趋于同质化,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常规设备的功能早已固定,创新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像 HTC 5G Hub 这样的 “异类” 设备,虽然从硬件配置或市场需求角度看不算成功,但它在功能整合、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确实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真别说它未来或许可能真会在某些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不过,说回产品,5G Hub 这种设备显然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功能的 “多而不精”、价格偏高、5G 支持不足等问题,使得它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上存在短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买一个功能不明确的多合一设备,倒不如直接买专业的随身 Wi-Fi 或路由器设备。只有当它能在某一方面真正打动用户,才能从一个 “好玩但鸡肋” 的设备,转型为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归根结底,我对 HTC 5G Hub 的感情,大概更多是出于对 HTC 这个品牌的情怀。我的第一台手机就是 HTC,那时候 HTC 在智能手机市场有着绝对的统治力。无论是旗舰机型的硬件配置,还是令人大呼还能这么玩的 Sense2.0,HTC 曾经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它引领了安卓系统在全球的崛起。对于当年的手机用户来说,HTC 这三个字母,就是潮流和科技的代名词。

如今,虽然 HTC 已经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但我依然记得它曾经的辉煌。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 HTC 的这台设备时才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进而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即便这款 HTC 5G Hub 并不完美,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显得有些鸡肋。而我对它的坚持使用,或许也只是一种对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 HTC 的怀念吧,大概。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

我非常荣幸您愿意:

  • 共享和演绎

但是还请您务必:

  • 署名、仅非商业性的使用和使用相同的方式共享

目录